快充大一统!全球首个通用标准诞生:中国方案主导

热点资讯20小时前发布 商娱网
10 0 0

终于,移动快充设备有了全球标准!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华为、vivo、OPPO 制定的快充新标准 L.1004 已通过国际电信联盟第五研究组(ITU-T SG5)的审议,并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快充大一统!全球首个通用标准诞生:中国方案主导
这是 ITU 首次制定的全球通用快速充电标准。(ITU 为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ITU-T 是 ITU 管理下的专门制定电信标准的分支机构)

快充大一统!全球首个通用标准诞生:中国方案主导
该标准将我国自主创新的快充方案列为“最佳实践”唯一案例,并引用中国团体标准(CCSA/TAF双编号)作为参考文献。

实际上,此次被列为全球唯一推荐案例的快充方案,就是 UFCS 融合快充协议的升级版。

自2014年以来,国内快充技术发展迅速,并且在充电速度、充电安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产手机厂商在推出新机时均会配备最新的快充充电器和线材,快充效率也成为手机的重要卖点之一。

然而,快充行业长期存在标准复杂多变、协议不兼容的问题。消费者手握一堆充电器,却找不到一个能真正“通用”的,若使用不兼容的充电器或数据线,不仅会降低充电速度,还可能出现电量减少甚至过热的情况。

目前市面上的快充协议主要包括“私有快充协议”和“公有快充协议”。

公共协议来自上游,也是芯片厂商或行业协会制定的方案,主要有高通的 QC 协议、联发科的 PE 协议、美国 USB-IF 协会的 USB-PD 协议,以及中国电信终端产业协会的 UFCS 融合快速充电规范等。这些协议背后都有数百家下游企业的支持,大多数快充头、线和手机、平板、电脑都支持这些公版协议,是快充硬件的“基本盘”。

在此基础上,各终端厂商为了差异化竞争,自行推进了私有快充协议,包括华为的 FCP 和 SCP 快充协议,小米的 Mi Turbo Charge 协议,OPPO的 VOOC 闪充协议,vivo的 Flash Charge 协议,三星的 AFC 协议等。这些充电协议基于自家产品进行研发,采用了自己的调压充电技术,所以只能在既定充电头、充电线和手机/平板组合下才能达到其设计性能。

当无法满足私有协议的情况下就只能走公版协议,比如私有协议本来支持120W,在其他手机上就只能以较低版本的公有充电协议进行充电,速度自然达不到原厂组合的效果。

简言之,用户想实现高功率满载快充,必须使用与之匹配的原装充电头甚至数据线才行。

由于厂家的快充技术不兼容,不仅影响用户体验,也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极大地造成资源浪费。

快充大一统!全球首个通用标准诞生:中国方案主导
而该标准的目标就是实现快充技术的统一和兼容性,使得一个充电器或线缆能够为不同品牌的设备提供快速充电功能。具体来说,这项标准旨在解决长期以来手机与平板快充生态被各家厂商自建专有协议割裂的问题。

公告称,标准方案由国内多家主流厂商联合攻关,融合了多种高效、安全的快充技术,实现了跨品牌、跨设备的快速充电功能兼容。

从2021年 UFCS 协议推出到现在,支持的产品从 14 款涨到 189 款,涵盖手机、平板和移动电源。

今年5月,华为、OPPO、vivo、荣耀还签署了互授权协议。意味着技术专利不再是壁垒,这才让跨品牌快充能落地。

快充大一统!全球首个通用标准诞生:中国方案主导
据了解,该方案的最大创新是采用了“协议层自主+物理层兼容”架构。它融合了华为 SCP、OPPO VOOC、vivo FlashCharge 等私有协议,形成 UFCS 2.0 统一协议。目前已实现 40W 跨品牌快充,并引入了智能反向充电功能,同时将动态功率调节列为必选特性,大幅提升了跨品牌快充的兼容性和用户体验。

未来,UFCS 2.0 标准有望实现更高功率的快充互通,目前华为100W移动电源已获认证。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 UFCS 是由OPPO、华为、vivo、小米四大巨头共同牵头。

快充大一统!全球首个通用标准诞生:中国方案主导
但此前小米2月份退出了 UFCS 2.0 快充联盟转而全面免费开放了澎湃秒冲,目前由荣耀代替了小米的位置。

快充大一统!全球首个通用标准诞生:中国方案主导
不过,标准想要普及仍存在挑战,目前 40W 互通功率与主流私有协议的高功率(如150W)差距不小。

但无论如何,L.1004 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全球快充技术从无序竞争走向规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未来消费者有望不再为不同的手机、平板等设备配专用充电器,出差旅行只需带一个充电器,无需担心品牌和协议的限制。家里的抽屉也不会再有一堆闲置的充电器占地方。并且,充电器和线缆的通用性将减少闲置和浪费,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倡议。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