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和组织谈条件。
落马副局长退赃像“割肉”,中纪委披露李庆明的贪腐之路。
面对办案人员苦口婆心的教育,李庆明执迷不悟,不仅不交代自己的问题,还在办案人员宣布对其立案审查调查时拒绝在立案决定书上签字,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不签字,组织就对其没有办法,妄想以“不签字”逃避审查调查。
“刚到留置中心的时候,还在反抗、抵赖,总想,反正自己已经退休五六年了,那些不法之事也有10多年了,连自己都已经记不清楚了,还想反抗一下。”李庆明在忏悔书中这样描写自己面对组织审查调查时的侥幸心态。
当看到自己的抵赖毫无作用时,李庆明又开启了“演戏”模式,在留置室内向办案人员苦苦哀求,企图博取办案人员同情“放他一马”。面对组织、面对纪法,李庆明把“随机应变”演绎得淋漓尽致。“善变”是办案人员对李庆明最深刻的印象,但是谈及金钱问题时,李庆明却又异常“坚定”。
信奉金钱至上的李庆明惜财如命,当办案人员向李庆明谈及要追缴其违纪违法所得时,李庆明仍心存侥幸,一会儿说自己的命不值那么多钱,直言“我拿不出那么多钱”,一会儿又说他的家庭负担不了那么多钱,这会让他倾家荡产。如果让他如数上缴违纪违法所得,“就像割我身上的肉一般,会让我‘痛不欲生’”,甚至还和组织谈起了条件,询问是不是可以少交一点钱,简直毫无党性可言。
“贪财而取危,贪权而取竭”。放任自己的欲望,利用公权追求钱财,终归都会以凄惨的结局收场,李庆明也不例外。(通讯员范朝勇谭赟滢)
李庆明忏悔书节选
我今年58岁了,人生经历了58个春秋,好似一场梦一样,转眼即逝。自己所经历的这一生,因为在任文山州规划局局长期间,拿了不该拿的钱和物,违规违纪又犯法,有了污点,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粗浅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一生轻于鸿毛,没有意义。
我每天都在回忆自己的一生历程,全部都是悔过、悔悟、悔恨,教训是多么的深刻,真正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现在我才有最真实的感受。退休以前不好好学习,退休以后不爱学习,甚至于不学习,政治思想退步、僵化,品德觉悟和素质修养低下了。因为不学习,思想道德防线不稳了,拒腐防变能力差了,对法律法规的敬畏之心下降了,一步步走向违纪违法的道路。这些不法的行为,自己也感到了害怕,却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多年后,组织上也提醒了,但是不敢去坦白交代,不敢担当,害怕承担责任,也还是心存侥幸,经常是茫然的,不愿想、不敢提。刚到留置中心的时候,还在反抗、抵赖,总想,反正自己已经退休五六年了,那些不法之事也有10多年了,连自己都已经记不清楚了,还想反抗一下。
在进留置中心之前,我就连《监察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不知道,真是可悲、可怜。如果我一直都好好学习,对党纪国法、对权力心存敬畏,保持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警钟长鸣,守住底线,就不会走上违纪违法道路。
在留置中心的每一天,我都是在悔恨之中度过。我没有抵挡住诱惑,收受了不该收的金钱和物品,犯了规、违了法。我是真正看清楚了这些不法商人老板,当时这些不法商人老板当面满是笑脸地讨好你,送钱送物给你,他们看中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的官位和手中的权力,背地下,他们是为了在不法的路上获得更多的金钱和更大的利益。这些不法行为,将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的影响和损失,这段不光彩的历史,让我时时刻刻都在悔过着。
不断地反思、反省,认认真真地悔过,忏悔一生,细细地总结一下自己的一生,有一段不光彩的历史,真是不堪回首。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2-05-26傍晚18:45讯:
云南通报5起烂尾楼背后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
文山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党组成员、州规划局原局长李庆明,在“古德水岸”项目审批中,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问题。2007年至2009年,李庆明任文山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州规划局局长时,利用职务便利为文山古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古德水岸”项目审批等方面提供帮助,先后9次收受该公司董事长杨某某所送现金共计21万元。李庆明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2022年3月,李庆明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取消退休待遇,违纪违法所得予以收缴,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官网)